泰州市中医院疫情防控前线最美“哨兵”

来源:泰州市中医院  作者:编辑  时间:2020-02-08 08:09:00

当我们好不容易在办公室看到泰州市中医院疾控处马小兰主任及其团队的身影,是在2月8日上午。其时,马主任正带领团队部分成员在办公室一起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此前,带领团队疾风骤雨般全身心投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马小兰,从1月19日至今,连续高强度工作无休,总是无暇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泰州市中医院快速打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疾控处负责医院院感管控、发热门诊运行管理、防控培训、出入人员管控等具体工作,假日无休默默奋战在一线,成为医院疫情防控战役中名副其实的最美“哨兵”。

1月19日,泰州市中医院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会议以来,我院疾控处便在院党委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快速反应,通力合作,迅疾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深刻学习领会上级部门防控措施并向全院传达,深入全院指导培训每一个防控措施的落实,每日检查全院各科室部门防控措施是否到位等等,是她们连日来必做的工作。

战役打响后,大家每天7点前就到岗,晚上有时10点过了还未下班,每日还要加班上报相关数据,起早贪黑投入到工作中。她们首当其冲的工作是医疗一线防控培训。除开展全院临床医护人员的防控指导培训外,疾控处迅速对职能、后勤物业等部门人员开展防护操作培训,并分类对发热门诊、急诊、预检分诊、援鄂医疗预备队、火车站党员先锋突击队等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做到人人考核过关上岗,确保全院全员全方面覆盖。


指导对房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作为团队带头人,战疫一开始,马小兰为了掌握随时更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方案及诊疗方案,以便及时培训指导全院各部门开展工作,她只能利用每天下班后连夜加班加点,有时为了方案中的一个标准、一句术语,她会反复查阅资料、学习到深夜,直到准确无误。第二天又早早出现在岗位上,义无反顾地深入疫情防控最前沿,布置当天对相关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病例密切接触者逐一追踪调查和医学观察。每当接到有观察病例的电话,有时顾不上吃饭,她第一时间就来到流调现场,面对面询问发病史、活动场所、密切接触人群及近期乘坐的交通工具等,摸清患者就诊前每一个活动细节,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逐一排查。确保不漏一人,不留死角,严防疫情扩散。虽然她的脸不黑,但对于工作的一丝不苟让大家都热情地称呼她是医院疫情防控战线上的”女包公“!

面对我们的采访,马主任害羞地说,“整个疫情防控工作, 是在医院领导统一指挥安排下和各临床、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配合下来完成的,还依靠所有医护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的每一个规范动作来实现。我只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一线医务人员们都很辛苦,应该先报道他们。”朴实的话语既令人感动又令人心生敬意。

副处长沈晓红刚从护理部调到疾控处不久,抗疫战斗一开始,她就立即进入了状态,运用她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参与设计、规范重点高危科室布局流程,医院出入口流动人员管控、参加火车站预检排查、排班,为一线医务人员搭建起安全的桥梁。虽然已经年过五旬,依然战斗在最前沿,用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为医院抗疫工作筑牢坚固防线。

防控工作既责任重大,又非常细致琐碎。为了把工作做得尽可能细致无误,连日来,疾控处感染科朱文琴主任每日带领团队人员深入最危险的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室一线,细致查看指导防护工作。从防控制度流程的更新、口罩的佩戴,防护衣的穿脱,护目镜的佩戴,保洁工作的指导,检验的操作防护,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她都一一把关,尽力保证把防护工作做到位。每天3-4次的防控操作培训让她声音充满了沙哑的“磁性”,人也显得有些憔悴,科里的姐妹们看着既心疼又感到敬佩!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成为她每天必去的地方,人员培训、制度上墙、标牌设置...。问及她是否害怕,她说,害怕多少是有点的,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疫情当前,坚守自己的岗位,是自己必须做的事。


与此同时,疾控处还要完成医院每日的发热、疑似、留观及确诊病例的上报。这段时间,团队中的朱晓红、金启明、苏继兰、黄心怡一直是按照闹钟的时间准时起床。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上级部门要求上报各种数据不断增多,有时晚上临时也会要求统计一些数据,在白天坚持工作的情况下,夜间就是这样上着闹钟休息一会儿。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无论马小兰、沈晓红、朱文琴还是团队所有成员,她们诠释了一种真正的勇敢。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积极应对疫情,泰州市中医院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综合协调、疾病防控、医疗救治、中医诊疗、宣传教育、后勤保障、督导检查等7个工作小组,大家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并肩应对疫情。奔忙在疫情防控战线上的泰州市中医院疾控处团队,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奋战在一线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