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泰州市中医院 作者:编辑 时间:2022-06-07 14:39:55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进一步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2021年12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一批”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经基层推荐、专家评审、征求意见,20人被推选为“最美志愿者”,其中,泰州市中医院肺病科陈伟荣膺在榜!
陈伟,泰州市中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江苏省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中共党员。自从第一次穿上志愿者的“黄马甲”以来,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一、精研医疗新技术,让泰州百姓呼吸更顺畅
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这类疾病发病率已越来越高。作为泰州市中医院的一名年轻医师,陈伟精研国内国际、最新的医疗技术,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们带去温暖和希望。2017年3月,陈伟来到上海市肺科医院进修,进修只有半年的时间,时间非常紧迫,他给自己列了细化到每一天、精准到时分的学习计划表,白天跟着老师做气管镜,下班后,跑到穿刺室跟教授学穿刺,经常为了能做到病例而等到凌晨;业余时间,又被各种学习会议所充斥,他加入中国肺功能联盟,成为其中的一员他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履职尽责。短短的半年,陈伟收获了1000多例普通气管镜,400多例超声气管镜以及400多例经皮肺穿刺。回到泰州市中医院,在他与同道携手努力下,医院肺病科的气管镜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也弥补了中医院经皮肺穿刺的空白,解决了泰州百姓跑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谈及在成长过程中是否有困难与疲惫,陈伟认真沉思片刻,笑称:“我觉得没有,因为我是带着充足的爱去看待这件事情的,既然选择了这一袭白衣,就已经要做好了辛苦的准备。”因为心怀热忱,所以多年的投入付出都被化为丰盈的收获。
二、荣辱不惊、不骄不躁,弘扬志愿精神
2020年突发的疫情,作为呼吸人,大年初二晚接到医院的通知,做好去支援湖北的准备,在陈伟的内心深处,却有一份永远也抹不去的愧疚,那就是不能好好陪伴生病的父亲。2017年,他的父亲被诊断为肺癌,身为人子,他知道父亲的病十分严重需要反复陪诊治疗;身为医生,他又无法丢下手上医治的患者。当陈伟的父亲接到自己的儿子要去一线的时候,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父亲没有一丝犹豫:“既然组织选择了你,国家需要你,那就应该义无反顾,不要顾虑家里。”年幼的女儿也在一旁懂事地说:“爸爸,安全第一哟!”家人的支持,也让陈伟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虽然最终没去的了武汉,但是在医院里面去负担起更重的胆子,医院成立了发热病房,所有发热的病人统一来到这里,在发热病房的20多天内,一直坚守岗位,24小时随喊随到,一直坚持到发热病房的撤除,在同年的3月7号,接收到院党委的指令,去邑庙街院区组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更好的去服务城区老百姓。
三、立足本职岗位,为社区老年患者送去幸福呼吸
泰州市中医院邑庙街院区位于老城区,周边老年社区较多,陈伟门诊接诊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大多来自这些社区的老年患者,病种包括咳嗽,哮喘,慢阻肺,肺心病,肺癌等,生活质量极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进一步做好这些老年慢病人群的指导用药、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等工作,陈伟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到病人所在的各个社区,开展跟踪的健康干预指导,除此以外,还会通过义诊、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区志愿工作中,科普呼吸系统慢病管理的知识,提高社区广大居民的健康知晓率。
他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志愿,比如在为社区老年人诊疗或者开展科普讲座时,就常常思考如何能让让自己的语言更通俗易懂,便于老年人理解,思考他怎么样才能既专业,又让他们充分吸收这些知识。既要对他们有充分的尊敬,又要把他们当做学生来看待,不断观察、不断调整讲课的方式,设身处地为老年人着想。2019年以来,曾志愿服务过方洲社区、书院社区,桑湾村社区,万泰社区等等,开展健康教育讲座20多次,义诊总时长超过100小时,得到了社区广大居民的认可。
泰州市中医院院办、宣传科常常会收到一些感谢主角是陈伟的感谢信、锦旗,但上面往往没有陈伟的名字,因为这些社区患者们不知道陈伟的姓名,只知道是泰州市中医院的一位帅气阳光的男医生,对于此,陈伟觉得,“我只是做了这样一份我分内的工作,给他们带去了帮助,如此足矣,不需要他们记住我的名字”。
在陈伟的影响下,年幼的女儿也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成为小小志愿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承下去。
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不只是一句空话,而是陈伟的信仰,这也坚定了他志愿服务的决心,促使他一步一步发展自己,成为更优秀的医生。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名志愿改善广大基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的年轻医生,陈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陈伟医生会再接再厉,砥砺前行,让志愿之声久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