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泰州市中医院 作者:编辑 时间:2023-02-04 09:51:53
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为“立春”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年四时之始
“立”有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
标志着万物复苏的春季到来
立春后,天气时暖时寒,气候波动较大,容易引起身体着凉,诱发感冒。泰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顺中给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注意保暖,早睡早起
早春气温才转暖,不宜过早脱掉厚外套,建议注意保暖,做好“春捂”。“如果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或稍有变化,人体还未升发好的阳气,就会难以抵挡风寒气的入侵,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胃肠疾患。”陈顺中说,立春前后,不宜过早穿单薄衣服,出门要常备外套。若出现流涕、喷嚏等症状,可喝些红糖姜水或生姜葱白水。
春天来了,万物生长,生机勃勃。“我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顺应春天生发之气。”陈顺中提醒,夜晚不宜超过11点入睡,子丑睡眠最养肝血。若必须熬夜,可以用菊花、枸杞、灵芝适量煲茶养肝。
保持乐观,少酸多甘
据悉,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熬夜、生气、压力大等,很容易促使肝郁、肝火,从而出现“木火刑金”的肝咳、“木旺克脾土”的胃痛、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等,因此春季养肝十分重要。
对此,陈顺中建议,大家可适量春游、运动、唱歌、跳舞等,保持乐观情绪,减少生气,从而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
根据《千金要方》,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此外,元代养生名著《摄生消息论》也表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其意思是,春季调肝养脾胃,少吃点酸味食物,多吃点辛甘味食物。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春季进食可选择辛温发散的韭菜、香菜、葱等。此外,立春之后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都要逐渐减少进补量,才能逐渐适应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
泰州市中医院服务号二维码
泰州市中医院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