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哮喘患者应该如何应对疾病?试试膏方调治

来源:泰州市中医院  作者:编辑  时间:2022-10-26 10:00:44

冬季哮喘易发
冬季天气变冷,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一道“坎”,其实呼吸系统疾病也是高发时期,而且冬季甚至被称为:“呼吸系统的死亡季节”。
哮喘就是冬季多发的疾病之一。绝大部分的哮喘病人都会对冷空气特别敏感,特别是那些本身体质较差,容易受寒,对温度的改变特别敏感的病人。

在寒冷的冬天,
哮喘患者应该如何应对疾病?
有什么药物可以调理吗?
肖大爷今年70余岁,几年前患了哮喘,常年服药,鼻喷不离身,并且戒烟戒酒,但仍有加重的趋势,特地来到泰州市中医院,找到江苏省名中医金亚明进行膏方调理。金亚明教授根据肖大爷的情况,用生晒参和蛤蚧打粉进行治疗,起到补肾纳气的作用,半年后再开始膏方调理,如今已经可以不带鼻喷出门了。“所以我年年膏方季的时候,都来金亚明这里‘报道’,让他帮我调理。”肖大爷笑称。
据了解, 哮喘发作期时,应当积极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在哮喘的缓解期,可以应用中医膏方进行治疗,标本兼顾,综合调理。

01哮喘病因


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因先天禀赋异常,宿痰伏肺,遇感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气道挛急而出现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

哮喘多发于每年的冬春季,除自身过敏体质易患病外,春天多为花粉等过敏引起,而冬天,因为空气污染、气候变冷、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缘故,常常会诱发支气管哮喘症状加重。

哮病患者均有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则痰浊内蕴;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养肺,积湿生痰;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成痰。由于三脏之间的相互影响,哮病患者表现肺脾气虚或肺肾两虚之象。


02膏方调理


冬季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宜顺时而养,秋收冬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进补膏方能起到补虚扶弱、补中寓治、治中寓补的效果。
肺系疾病患者服用膏方,须正规中医师辨证后开方。


01扶正与祛邪兼顾,肺系病本虚标实为其病机关键。故当扶正祛邪,使正盛邪却,邪祛正安,此乃正治之;02始终顾护脾胃,肺系病与痰饮作祟密切相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顾护脾胃功能是决定肺系病的重要保障;03化痰蠲饮除病,通过化痰消饮而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哮病肺脾气虚证的患者,会出现气短声低,自汗怕风,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治以健脾益肺,培土生金,冬令膏方以“六君子汤”为主方。表虚自汗,可加炙黄芪、浮小麦、大枣;怕冷畏风,易感冒,可加桂枝、白芍;痰多者,加前胡、苦杏仁。而肺肾两虚证的患者,会有短气息促,动则为甚,腰膝酸软,脑转耳鸣,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治以补肺益肾,冬令膏方以“金水六君煎”为主方,合并肺气阴两虚为主者,加黄芪、沙参、百合;合并肾阳虚者,加仙茅、淫羊藿、鹿角片、炮附片、肉桂;合并肾阴虚者,加生地黄、冬虫夏草。另可加紫河车补益肾精。